学习、鉴赏诗文,是我国古代早有一种流行广泛且公认有效的方法。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到了宋代最为发达,这就是词。到了元明两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叫曲,也称散曲。
唐朝·迢迢山上路,病客独行迟。况此分手处,当君失意时。 寒林远路驿,晚烧过荒陂。别后空回首,相逢未有期。
唐朝·选得闲坊住,秋来草树肥。风前卷筒簟,雨里脱荷衣。 野客留方去,山童取药归。非因入朝省,过此出门稀。 有地唯栽竹,无池亦养鹅。学
唐朝·翩翩出上京,几日到边城。渐觉风沙起,还将弓箭行。 席箕侵路暗,野马见人惊。军府知归庆,应教数骑迎。
唐朝·独上七盘去,峰峦转转稠。云中迷象鼻,雨里下筝头。 水没荒桥路,鸦啼古驿楼。君今在城阙,肯见此中愁。
唐朝·白日已昭昭,干戈亦渐消。迎师亲出道,从谏早临朝。 佞幸威权薄,忠良宠锡饶。丘陵今一变,无复白云谣。 观风欲巡洛,习战亦开池。始
唐朝·秦城啼楚鸟,远思更纷纷。况是街西夜,偏当雨里闻。 应投最高树,似隔数重云。此处谁能听,遥知独有君。
唐朝·旌旆过湘潭,幽奇得遍探。莎城百越北,行路九疑南。 有地多生桂,无时不养蚕。听歌疑似曲,风俗自相谙。
唐朝·郡内开新火,高斋雨气清。惜花邀客赏,劝酒促歌声。 共醉移芳席,留欢闭暮城。政闲方宴语,琴筑任遥情。
唐朝·由来病根浅,易见药功成。晓日杵臼静,凉风衣服轻。 犹疑少气力,渐觉有心情。独倚红藤杖,时时阶上行。
唐朝·蛮藤剪为杖,楚笋结成鞋。称与诗人用,堪随礼寺斋。 寻花入幽径,步日下寒阶。以此持相赠,君应惬素怀。
唐朝·又见帝城里,东风天气和。官闲人事少,年长道情多。 紫掖发章句,青闱更咏歌。谁知余寂寞,终日断经过。
唐朝·独爱南关里,山晴竹杪风。从容朝早退,萧洒客常通。 案曲新亭上,移花远寺中。唯应有吏部,诗酒每相同。
唐朝·借得街西宅,开门渭水头。长贫唯要健,渐老不禁愁。 独凭藤书案,空悬竹酒钩。春风石瓮寺,作意共君游。
唐朝·曲江冰欲尽,风日已恬和。柳色看犹浅,泉声觉渐多。 紫蒲生湿岸,青鸭戏新波。仙掖高情客,相招共一过。
唐朝·未习风尘事,初为吴越游。露沾湖草晚,日照海山秋。 梅市门何在,兰亭水尚流。西陵待潮处,知汝不胜愁。
唐朝·身在勤劳地,常思放旷时。功成归圣主,位重委群司。 看垒台边石,闲吟箧里诗。苍生正瞻望,难与故山期。
唐朝·桂楫彩为衣,行当令节归。夕潮迷浦远,昼雨见人稀。 野芰到时熟,江鸥泊处飞。离琴一奏罢,山雨霭馀晖。
唐朝·雨中愁不出,阴黑尽连宵。屋湿唯添漏,泥深未放朝。 无刍怜马瘦,少食信儿娇。闻道韩夫子,还同此寂寥。
唐朝·远去见双节,因行上五台。化楼侵晓出,雪路向春开。 边寺连峰去,胡儿听法来。定知巡礼后,解夏始应回。
唐朝·幽室独焚香,清晨下未央。山开登竹阁,僧到出茶床。 收拾新琴谱,封题旧药方。逍遥无别事,不似在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