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鉴赏诗文,是我国古代早有一种流行广泛且公认有效的方法。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到了宋代最为发达,这就是词。到了元明两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叫曲,也称散曲。
唐朝·独向双峰老,松门闭两崖。翻经上蕉叶,挂衲落藤花。 甃石新开井,穿林自种茶。时逢海南客,蛮语问谁家。
唐朝·南原相送处,秋水草还生。同作忆乡客,如今分路行。 因谁寄归信,渐远问前程。明日重阳节,无人上古城。
唐朝·见说孤帆去,东南到会稽。春云剡溪口,残月镜湖西。 水鹤沙边立,山鼯竹里啼。谢家曾住处,烟洞入应迷。
唐朝·晓色荒城下,相看秋草时。独游无定计,不欲道来期。 别处去家远,愁中驱马迟。归人渡烟水,遥映野棠枝。
唐朝·秋风窗下起,旅雁向南飞。日日出门望,家家行客归。 无因见边使,空待寄寒衣。独倚青楼暮,烟深鸟雀稀。
唐朝·借问炎州客,天南几日行。江连恶谿路,山绕夜郎城。 柳叶瘴云湿,桂丛蛮鸟声。知君却回日,记得海花名。
唐朝·幽居得相近,烟景每寥寥。共伐临谿树,因为过水桥。 自教青鹤舞,分采紫芝苗。更爱南峰住,寻君路恐遥。
唐朝·楚驿南渡口,夜深来客稀。月明见潮上,江静觉鸥飞。 旅宿今已远,此行殊未归。离家久无信,又听捣寒衣。
唐朝·野桥春水清,桥上送君行。去去人应老,年年草自生。 出门看远道,无信向边城。杨柳别离处,秋蝉今复鸣。
唐朝·废苑杏花在,行人愁到时。独开新堑底,半露旧烧枝。 晚色连荒辙,低阴覆折碑。茫茫古陵下,春尽又谁知。
唐朝·渺渺水云外,别来音信稀。因逢过江使,却寄在家衣。 问路更愁远,逢人空说归。今朝蓟城北,又见塞鸿飞。
唐朝·几年山里住,已作绿毛身。护气常稀语,存思自见神。 养龟同不食,留药任生尘。要问西王母,仙中第几人。
唐朝·去去远迁客,瘴中衰病身。青山无限路,白首不归人。 海国战骑象,蛮州市用银。一家分几处,谁见日南春。
唐朝·扬旌过陇头,陇水向西流。塞路依山远,戍城逢笛秋。 寒沙阴漫漫,疲马去悠悠。为问征行将,谁封定远侯。
唐朝·细泉深处落,夜久渐闻声。独起出门听,欲寻当涧行。 还疑隔林远,复畏有风生。月下长来此,无人亦到明。
唐朝·渔家在江口,潮水入柴扉。行客欲投宿,主人犹未归。 竹深村路远,月出钓船稀。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
唐朝·塞深沙草白,都护领燕兵。放火烧奚帐,分旗筑汉城。 下营看岭势,寻雪觉人行。更向桑干北,擒生问碛名。
唐朝·江皋三月时,花发石楠枝。归客应无数,春山自不知。 独行愁道远,回信畏家移。杨柳东西渡,茫茫欲问谁。
唐朝·春草空祠墓,荒林唯鸟飞。记年碑石在,经乱祭人稀。 野鼠缘朱帐,阴尘盖画衣。近门潭水黑,时见宿龙归。
唐朝·学得餐霞法,逢人与小还。身轻曾试鹤,力弱未离山。 无食犬犹在,不耕牛自闲。朝朝空漱水,叩齿草堂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