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鉴赏诗文,是我国古代早有一种流行广泛且公认有效的方法。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到了宋代最为发达,这就是词。到了元明两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叫曲,也称散曲。
唐朝·几岁生成为大树,一朝缠绕困长藤。 谁人与脱青罗帔,看吐高花万万层。 幸自枝条能树立,可烦萝蔓作交加。 傍人不解寻根本,却道新花胜旧花。
唐朝·郡楼乘晓上,尽日不能回。晚色将秋至,长风送月来。
唐朝·青幢紫盖立童童,细雨浮烟作彩笼。 不得画师来貌取,定知难见一生中。
唐朝·已分将身著地飞,那羞践踏损光晖。 无端又被春风误,吹落西家不得归。
唐朝·源上花初发,公应日日来。丁宁红与紫,慎莫一时开。
唐朝·直把春偿酒,都将命乞花。只知闲信马,不觉误随车。
唐朝·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草树 一作:草木)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唐朝·柳巷还飞絮,春馀几许时。吏人休报事,公作送春诗。
唐朝·扰扰驰名者,谁能一日闲。我来无伴侣,把酒对南山。
唐朝·榆荚车前盖地皮,蔷薇蘸水笋穿篱。 马蹄无入朱门迹,纵使春归可得知。
唐朝·暂出城门蹋青草,远于林下见春山。 应须韦杜家家到,只有今朝一日闲。
唐朝·罫布畦堪数,枝分水莫寻。鱼肥知已秀,鹤没觉初深。
唐朝·白布长衫紫领巾,差科未动是闲人。 麦苗含穟桑生葚,共向田头乐社神。
唐朝·廉纤晚雨不能晴,池岸草间蚯蚓鸣。 投竿跨马蹋归路,才到城门打鼓声。
唐朝·风雨秋池上,高荷盖水繁。未谙鸣摵摵,那似卷翻翻。
唐朝·寒池月下明,新月池边曲。若不妒清妍,却成相映烛。
唐朝·昔者谁能比,今来事不同。寂寥青草曲,散漫白榆风。 架倒藤全落,篱崩竹半空。宁须惆怅立,翻覆本无穷。
唐朝·无尘从不扫,有鸟莫令弹。若要添风月,应除数百竿。
唐朝·乍似上青冥,初疑蹑菡萏。自无飞仙骨,欲度何由敢。
唐朝·喜君眸子重清朗,携手城南历旧游。 忽见孟生题竹处,相看泪落不能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