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鉴赏诗文,是我国古代早有一种流行广泛且公认有效的方法。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到了宋代最为发达,这就是词。到了元明两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叫曲,也称散曲。
宋朝·西湖杨柳风流绝。满楼青春看赠别。墙头簌簌暗飞花,山外阴阴初落月。 秦姬秾丽云梳发。持酒唱歌留晚发。骊驹应解恼人情,欲出重城嘶不歇。
宋朝·珠阙五云仙子。未省有谁能似。百媚算应天乞与,净饰艳妆俱美。若取次芳华皆可意。何处比桃李。 蜀被锦纹铺水。不放彩鸳双戏。乐事也知存
宋朝·榴花帘外飘红。藕丝罩、小屏风。东山别后,高唐梦短,犹喜相逢。 几时再与眠香翠,悔旧欢、何事匆匆。芳心念我,也应那里,蹙破眉峰。
宋朝·青钱贴水萍无数。临晓西湖春涨雨。泥新轻燕面前飞,风慢落花衣上住。 红裙空引烟娥聚。云月却能随马去。明朝何处上高台,回认玉峰山下路。
宋朝·秋染青溪天外水,风棹采菱还。波上逢郎密意传。语近隔丛莲。 相看忘却归来路,遮日小荷圆。菱蔓虽多不上船。心眼在郎边。
宋朝·密宴厌厌池馆暮。天汉沈沈,借得春光住。红翠斗为长袖舞。香檀拍过惊鸿翥。 明日不知花在否。今夜圆蟾,后夜忧风雨。可惜歌云容易去。东
宋朝·都人未逐风云散。愿留离宴。不须多爱洛城春,黄花讶、归来晚。 叶落灞陵如翦。泪沾歌扇。无由重肯日边来,上马便、长安远。
宋朝·画船横倚烟溪半。春入吴山遍。主人凭客且迟留,程入花溪远远。数声芦叶,两行霓袖,几处成离宴。 纷纷归骑亭皋晚。风顺樯乌转。古今为别
宋朝·泛泛春船载乐,溶溶湖水平桥。高鬟照影翠烟摇。白纻一声云杪。 倦醉天然玉软,弄妆人惜花娇。风情遗恨几时消。不见卢郎年少。
宋朝·水云薄薄天同色,竟日清辉。风影轻飞。花发瑶林春未知。 剡溪不辨沙头路,粉水平堤。姑射人归。记得歌声与舞时。
宋朝·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濛濛。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
宋朝·莫风流。莫风流。风流后、有闲愁。花满南园月满楼。偏使我、忆欢游。 我忆欢游无计奈,除却且醉金瓯。醉了醒来春复秋,我心事、几时休。
宋朝·锦屏罗幌初睡起。花阴转、重门闭。正不寒不暖,和风细雨,困人天气。 此时无限伤春意。凭谁诉、厌厌地。这浅情薄幸,千山万水,也须来里。
宋朝·欲借红梅荐饮。望陇驿、音信沈沈。住在柳洲东岸,彼此相思,梦去难寻。 乳燕来时花期寝。淡月坠、将晓还阴。争奈多情易感,音信无凭,如
宋朝·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 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宋朝·落花浮水树临池。年前心眼期。见来无事去还思。如今花又飞。 浅螺黛,淡胭脂。开花取次宜。隔帘灯影闭门时。此情风月知。
宋朝·城上层楼天边路。残照里、平芜绿树。伤远更惜春暮。有人还在高高处。 断梦归云经日去。无计使、哀弦寄语。相望恨不相遇。倚桥临水谁家住。
宋朝·清歌逐酒。腻脸生红透。樱小杏青寒食后。衣换缕金轻绣。 画堂新月朱扉。严城夜鼓声迟。细看玉人娇面,春光不在花枝。
宋朝·缭墙重院,时闻有、啼莺到。绣被掩余寒,画幕明新晓。朱槛连空阔,飞絮无多少。径莎平,池水渺。日长风静,花影闲相照。尘香拂马,逢谢女、
宋朝·屏山斜展。帐卷红绡半。泥浅曲池飞海燕。风度杨花满院。 云情雨意空深。觉来一枕春阴。陇上梅花落尽,江南消息沈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