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鉴赏诗文,是我国古代早有一种流行广泛且公认有效的方法。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到了宋代最为发达,这就是词。到了元明两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叫曲,也称散曲。
唐朝·故国无归处,官闲忆远游。吴僧秣陵寺,楚客洞庭舟。 久病先知雨,长贫早觉秋。壮心能几许,伊水更东流。
唐朝·秋来水上亭,几处似岩扃。戏鸟翻江叶,游龟带绿萍。 管弦心戚戚,罗绮鬓星星。行乐非吾事,西斋尚有萤。
唐朝·禅床深竹里,心与径山期。结社多高客,登坛尽小师。 早秋归寺远,新雨上滩迟。别后江云碧,南斋一首诗。
唐朝·离别奈情何,江楼凝艳歌。蕙兰秋露重,芦苇夜风多。 深怨寄清瑟,远愁生翠蛾。酒酣相顾起,明月棹寒波。
唐朝·萧寺暂相逢,离忧满病容。寒斋秋少燕,阴壁夜多蛩。 树暗水千里,山深云万重。怀君在书信,莫过雁回峰。
唐朝·吴歌咽深思,楚客怨归程。寺晓楼台迥,江秋管吹清。 早潮低水槛,残月下山城。惆怅回舟日,湘南春草生。
唐朝·绕屋遍桑麻,村南第一家。林繁树势直,溪转水纹斜。 竹院昼看笋,药栏春卖花。故园归未得,到此是天涯。 北岭枕南塘,数家村落长。莺
唐朝·爱树满西津,津亭堕泪频。素车应度洛,珠履更归秦。 水接三湘暮,山通五岭春。伤离与怀旧,明日白头人。
唐朝·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唐朝·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湘。疏影月移壁,寒声风满堂。 卷帘秋更早,高枕夜偏长。忽忆秦溪路,万竿今正凉。
唐朝·溪亭四面山,横柳半溪湾。蝉响螳螂急,鱼深翡翠闲。 水寒留客醉,月上与僧还。犹恋萧萧竹,西斋未掩关。 暖枕眠溪柳,僧斋昨夜期。茶
唐朝·昔年湖上客,留访雪山翁。王氏船犹在,萧家寺已空。 月高花有露,烟合水无风。处处多遗韵,何曾入剡中。
唐朝·昔人诗酒地,芳草思王孙。白水半塘岸,青山横郭门。 悬岩碑已折,盘石井犹存。无处继行乐,野花空一尊。
唐朝·鲈鲙与莼羹,西风片席轻。潮回孤岛晚,云敛众山晴。 丹羽下高阁,黄花垂古城。因秋倍多感,乡树接咸京。
唐朝·磻溪连灞水,商岭接秦山。青汉不回驾,白云长掩关。 雀喧知鹤静,凫戏识鸥闲。却笑南昌尉,悠悠城市间。
唐朝·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紫蒲低水槛,红叶半江船。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
唐朝·南北断蓬飞,别多相见稀。更伤今日酒,未换昔年衣。 旧友几人在,故乡何处归。秦原向西路,云晚雪霏霏。
唐朝·绿树荫青苔,柴门临水开。簟凉初熟麦,枕腻乍经梅。 鱼跃海风起,鼍鸣江雨来。佳人竟何处,日夕上楼台。
唐朝·身贱与心违,秋风生旅衣。久贫辞国远,多病在家稀。 山暝客初散,树凉人未归。西都万馀里,明旦别柴扉。
唐朝·飘飘随晚浪,杯影入鸥群。岸冻千船雪,岩阴一寺云。 夜灯江北见,寒磬水西闻。鹤岭烟霞在,归期不羡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