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鉴赏诗文,是我国古代早有一种流行广泛且公认有效的方法。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到了宋代最为发达,这就是词。到了元明两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叫曲,也称散曲。
明朝·荆溪一壑旧风烟,鸥鹭盟中念昔贤。春水田畴苏玉局,夕阳庭树杜樊川。鸡声呖呖荒村外,鸟路迢迢暮霭边。欲觅高僧问南岳,碧云西望草芊芊。
明朝·占得沙河水一湾,此身能与狎鸥闲。桃花断岸无船到,杨柳衡门尽日关。千里烟波归老眼,十年魂梦入乡山。扁舟西塞山前路,流水肥鱼待尔还。
明朝·柴门不向小溪开,西阜山多称不才。拄丈前村新雨后,故人东郭买舟来。山瓢远慰何多幸,竹径相逢第一回。从此熟来溪上路,莫教行迹有莓苔。
明朝·啼螀力尽月初斜,客鬓因秋半欲华。霜气着人唯隔纸,滩声聒梦即浮槎。伤歌宁戚牛谁饭,懒性嵇康虱自爬。明日风烟各回首,江头红叶胜开花。
明朝·群山包水水包山,金作芙蓉玉作环。洞里有天通五岳,山中无地着三班。白云仿佛鸡初唱,碧海迢遥鹤又还。可惜桃花有凡骨,年年随浪出人间。
明朝·花外床琴坐不休,满怀风露思迟留。凄凉蟋蟀声中月,断送梧桐叶上秋。幽梦每随草春入,尺书还寄暮鸿愁。思君桂子新凉夜,正在天香第几楼?
明朝·客鬓吟髯并雪霜,相看总为惜流光。鹤同丁令身千岁,蝶与庄生梦一床。济世药壶长自负,游山酒榼不时将。两心得似孤云片,来往家山几树傍。
明朝·西马桥分一水湾,来青亭子在其间。一方席上长留客,三尺窗中只见山。落地浮云须急扫,当檐繁木要频删。轻岚嫩紫无朝暮,肯与闲情数往还。
明朝·见说浔阳去,炉峰似见之。雪埋天际石,泉出寺中池。梦是劳倾想,愁非惜别离。休师两度到,应只为题诗。
明朝·三十年余翰墨中,一编书诀伴衰翁。赐丹曾起元常疾,旧冢宁论智永功。碧海鱼龙春自化,故山猿鹤梦谁同。如今短杖残阳里,闲数秋空断阵鸿。
明朝·一片尘中隙地幽,住来谁得共悠悠。青苔巷小长关雨,红叶墙低直见秋。斗茗约同萝石畔,买船停在竹溪头。邻翁怪底无羁者,排日闲忙亦有由。
明朝·牛渚山前白鹭飞,船头坐得便无机。莺从柳絮风中听,鱼到桃花水后肥。一壶春酒江村暮,泊在峨溪醉不归。
明朝·索索缲车谷口闻,鸟催农事日纷纷。新生野水瓜藤绕,旧作田塍井字分。耕雨每怜黄犊健,带经犹爱小儿勤。晚风独立溪桥外,流水桃花一队云。
明朝·栗叶村前石子溪,青山一掩路浑迷。也知谷里多猿鸟,未信云中有犬鸡。满耳只闻诸涧响,回头方觉众峰低。平生倾想今朝到,愿结茅茨在寺西。
明朝·三尺枯桐挂此楼,楼中人似晋风流。酒杯春到休教歇,书册年来尽要收。柳色半边溪水上,莺声一片晚风头。满怀清思无消处,月过楼西坐未休。
明朝·昆峰峭峭玉丛丛,有意寻仙到此中。流水年华逢甲子,秋风城郭见丁公。门前丹气无人识,洞里棋声有路通。借得古松同鹤住,共看尘世事匆匆。
明朝·新筑西园小草堂,熟时无处可乘凉。池塘六月由来浅,林木三年未得长。欲净身心频扫地,爱开窗户不烧香。晚风只有溪南柳,又畏蝉声闹夕阳。
明朝·群山江上走蜿蜒,直引潮声到寺前。楼阁下头生雨气,树林高处出香烟。流传只守千家钵,受用单承一指禅。白发老僧东塔住,自言将及赵州年。
明朝·海上相逢说颍州,古来名郡着名流。欧苏遗迹犹堪访,管鲍交情或可求。晚照牛羊新陇亩,秋风鸿雁旧沙洲。一尊乡酒谁同会,应有平生马少游。
明朝·一声霜角起谯楼,归念纷纷不自由。驿使几回来庾岭,诗人谁复在扬州。啼乌城郭春前曙,唳雁江天雪未休。冷落东风花莫恨,吹开杨柳又多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