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鉴赏诗文,是我国古代早有一种流行广泛且公认有效的方法。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到了宋代最为发达,这就是词。到了元明两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叫曲,也称散曲。
唐朝·或雨或云常不定,地灵云雨自无时。世人莫识神方字, 仙鸟偏栖药树枝。远壑度年如晦暝,阴溪入夏有凌澌。 此中唯有师知我,未得寻师即梦师。
唐朝·寸心似火频求荐,两鬓如霜始息机。隔岸鸡鸣春耨去, 邻家犬吠夜渔归。倚松长啸宜疏拙,拂石欹眠绝是非。 多谢元瑜怜野贱,时回车马发光辉。
唐朝·异术闲和合圣明,湖光浩气共澄清。郭中云吐啼猿寺, 山上花藏调角城。香起荷湾停棹饮,丝垂柳陌约鞭行。 游人今日又明日,不觉镜中新
唐朝·出众仙才是谪仙,裁霞曳绣一篇篇。虽将洁白酬知己, 自有风流助少年。欹枕卧吟荷叶雨,持杯坐醉菊花天。 冥搜太苦神应乏,心在虚无更那边。
唐朝·寿尽天年命不通,钓溪吟月便成翁。虽云挂剑来坟上, 亦恐藏书在壁中。巢父精灵归大夜,客儿才调振遗风。 南华至理须齐物,生死即应无异同。
唐朝·大片纷纷小片轻,雨和风击更纵横。园林入夜寒光动, 窗户凌晨湿气生。蔽野吞村飘未歇,摧巢压竹密无声。 山阴道士吟多兴,六出花边五字成。
唐朝·行处避松兼碍石,即须门径落斜开。爱邀旧友看渔钓, 贪听新禽驻酒杯。树影不随明月去,溪声常送落花来。 睡时分得江淹梦,五色毫端弄逸才。
唐朝·由来至宝出毫端,五色炎光照室寒。仰望孤峰知耸峻, 前临积水见波澜。冰丝织络经心久,瑞玉雕磨措手难。 不是散斋兼拭目,寻常未便借人看。
唐朝·檇李转闻风教好,重门夜不上重关。腰悬墨绶三年外, 身去青云一步间。勤苦字人酬帝力,从容对客问家山。 升沈路别情犹在,不忘乡中旧往还。
唐朝·何事忽来还忽去,孤云不定鹤情高。真经与术添年寿, 灵药分功入鬓毛。必拟一身生羽翼,终看陆地作波涛。 遍寻岩洞求仙者,即恐无人似尔曹。
唐朝·亭际夭妍日日看,每朝颜色一般般。满枝犹待春风力, 数朵先欺腊雪寒。舞蝶似随歌拍转,游人只怕酒杯干。 久长年少应难得,忍不丛边到夜观。
唐朝·坐看南北与西东,远近无非礼义中。一县繁花香送雨, 五株垂柳绿牵风。寒涛背海喧还静,驿路穿林断复通。 仲叔受恩多感恋,裴回却怕酒壶空。
唐朝·重叠山前对酒樽,腾腾兀兀度朝昏。平明疏磬白云寺, 遥夜孤砧红叶村。去鸟岂知烟树远,惊鱼应觉露荷翻。 旅人寄食逢黄菊,每见故人思故园。
唐朝·纷纭宛转更堪看,压竹摧巢井径漫。风柳细条黏不得, 春溪绿色蔽应难。清辉直认中庭月,湿气偏添半夜寒。 谢守来吟才更逸,郢词先至彩毫端。
唐朝·大志无心守章句,终怀上略致殊功。保宁帝业青萍在, 投弃儒书绛帐空。密雪曙连葱岭道,青松夜起柳营风。 将星依旧当文座,应念愚儒命未通。
唐朝·遥遥去舸新,浸郭苇兼蘋 树列巢滩鹤,乡多钓浦人。 虹分阳羡雨,浪隔广陵春。知竟三年秩,琴书外是贫。
唐朝·仙舟仙乐醉行春,上界稀逢下界人。绮绣峰前闻野鹤, 旌旗影里见游鳞。澄潭彻底齐心镜,杂树含芳让锦茵。 凡许从容谁不幸,就中光显是州民。
唐朝·坐来丛木大,谁见入岩年。多病长留药,无忧亦是禅。 支床移片石,舂粟引高泉。尽愿求心法,逢谁即拟传。
唐朝·受诏从华省,开旗发帝州。野烟新驿曙,残照古山秋。 树势连巴没,江声入楚流。唯应化行后,吟句上闲楼。
唐朝·甸外山川无越国,依稀只似剑门西。镜中叠浪摇星斗, 城上繁花咽鼓鼙。断臂青猿啼玉笥,成行白鸟下耶溪。 此中曾是同游处,迢递寻君梦不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