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鉴赏诗文,是我国古代早有一种流行广泛且公认有效的方法。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到了宋代最为发达,这就是词。到了元明两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叫曲,也称散曲。
唐朝·亭与溪相近,无时不有风。涧松生便黑,野藓看多红。 雨足秋声后,山沈夜色中。主人能守静,略与客心同。
唐朝·选居幽近御街东,易得诗人聚会同。白练鸟飞深竹里, 朱弦琴在乱书中。亭开山色当高枕,楼静箫声落远风。 何事宦涂犹寂寞,都缘清苦道难通。
唐朝·日日恐无云可望,不辞逐静望来频。 共知亭下眠云远,解到上头能几人。
唐朝·四面垂条密,浮阴入夏清。绿攒伤手刺,红堕断肠英。 粉著蜂须腻,光凝蝶翅明。雨中看亦好,况复值初晴。
唐朝·岂知鹦鹉洲边路,得见凤凰池上人。 从此不同诸客礼,故乡西与郡城邻。
唐朝·芦苇声多雁满陂,湿云连野见山稀。 遥知将吏相逢处,半是春城贺雪归。
唐朝·独去何人见,林塘共寂寥。生缘闻磬早,觉路出尘遥。 江雪沾新草,秦园发故条。心知禅定处,石室对芭蕉。
唐朝·古巷戟门谁旧宅,早曾闻说属官家。更无新燕来巢屋, 唯有闲人去看花。空厩欲摧尘满枥,小池初涸草侵沙。 荣华事歇皆如此,立马踟蹰到日斜。
唐朝·山色满公署,到来诗景饶。解衣临曲榭,隔竹见红蕉。 清漏焚香夕,轻岚视事朝。静中看锁印,高处见迎潮。 曳履庭芜近,当身树叶飘。傍
唐朝·但望青山去,何山不是缘。寺幽堪讲律,月冷称当禅。 水落无风夜,猿吟欲雨天。寻师若有路,终作缓归年。
唐朝·远使随双节,新官属外台。戎装非好武,书记本多才。 移帐依泉宿,迎人带雪来。心知玉关道,稀见一花开。
唐朝·夏满律当清,无中景自生。移松不避远,取石亦亲行。 经案离时少,绳床著处平。若将林下比,应只欠泉声。
唐朝·院深终日静,落叶覆秋虫。盥漱新斋后,修行未老中。 映松山色远,隔水磬声通。此处宜清夜,高吟永与同。
唐朝·白鹤西山别,更看上去船。遥知寻寺路,应念宿江烟。 到处无闲日,回期已隔年。何因陪夜坐,清论谏臣边。
唐朝·求闲身未得,此日到京东。独在钟声外,相逢树色中。 谁言人渐老,所向意皆同。月上因留宿,移床对药丛。
唐朝·心地偶相见,语多为别难。诗成公府晚,路入翠微寒。 逢石自应坐,有花谁共看。身为当去雁,云尽到长安。
唐朝·丞相辟书新,秋关独去人。官离芸阁早,名占甲科频。 水驿迎船火,山城候骑尘。湖边寄家久,到日喜荣亲。
唐朝·已共邻房别,应无更住心。中时过野店,后夜宿寒林。 寺去人烟远,城连塞雪深。禅馀得新句,堪对上公吟。
唐朝·但取诗名远,宁论下第频。惜为今日别,共受几年贫。 听雨宿吴寺,过江逢越人。知从本府荐,秋晚又辞亲。
唐朝·问人知寺路,松竹暗春山。潭黑龙应在,巢空鹤未还。 经年为客倦,半日与僧闲。更共尝新茗,闻钟笑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