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鉴赏诗文,是我国古代早有一种流行广泛且公认有效的方法。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到了宋代最为发达,这就是词。到了元明两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叫曲,也称散曲。
宋朝·天与平湖老贺郎,春波依旧染晴光。可怜千载风流意,付与租符晓夕忙。
宋朝·早起看秋意,山前深未深。水香飘远渚,晴色上平林。风雨一双鬓,江湖万里心。何期来此地,时作短长吟。
宋朝·万人如海亦纷纭,还着江湖有限身。题叶恨深波影远,嚼花吟苦月痕新。羡君朝市情俱薄,笑我山林趣未真。名胜搜罗能尽否,细论何日许相亲。
宋朝·路转小桥东,群龙拥梵宫。荇花明晚水,莲叶向秋风。匠斧应休役,禅窗定费功。笑他尘俗者,客路每匆匆。
宋朝·半载蓬莱地,相携只是诗。心怀丹凤去,梦与白鸥随。俯仰俱无愧,勤劳必有知。归舟平似掌,天亦念孤危。
宋朝·短艇冲寒泛浅沙,满溪明月浸芦花。忽惊远岸灯光发,篱落肃疏一两家。
宋朝·宦游来此亦随缘,明朝柏酒让谁先。但令世道皆平地,此外身名任老天。
宋朝·云级涌青冥,金鳌载宝轮。地高心自逸,天近足无尘。图画千峰晚,楼台万井春。三生许元度,曾此证前身。
宋朝·岸桐花开春欲老,目断斜阳芳信杳。东风不筦客情多,杜鹃啼月青山小。
宋朝·应天曾建塔,又此结精庐。释氏缘何熟,诗人今总疏。壁荒遗画水,僧老学医书。笑我重来者,经年不定居。
宋朝·才出城门兴便浓,晴光野色两俱融。柳方染得三分绿,桃已熏成一半红。山涌林峦荒寺隐,湖分港汊小舟通。相携各自论年事,几度春风上鬓蓬。
宋朝·先春一日纪正元,熙号初更气候暄。万象光随黄道毂,千官班凑紫宸门。梅迎霁色来窗底,柳挽和风到水根。但原时平年事好,升湛有命不须论。
宋朝·入门虽较小,中却是壶天。委曲松篁迳,清新锦绣篇。蟠胸有丘壑,随处是林泉。更读鳌峰句,风流似谪仙。
宋朝·戎狄从来不可凭,谁令汉祖议和亲。连衡休易从游说,厝火当忧卧积薪。黯在淮南谋自寝,亮亡司马志方伸。本强始见遐冲折,信是经纶直要人。
宋朝·独抱朱弦识者稀,湖山与我独相知。烟迷柳岸经行少,月照梅窗做梦迟。酒价寒高谁与贳,衾绵夜薄自多思。归舟又值商量雪,好似清溪访戴时。
宋朝·几有行山约,山灵圣得知。仙家宁易到,尘世亦何为。草润非烟石,花流止水池。不晴还不雨,正是卖饧时。
宋朝·见说天文变,频占太史台。但云星犯月,不料火为灾。尽夜看烟灭,逢人问讯来。丹心勤恋阙,东秀极裴回。
宋朝·六朝多旧事,谁怀问江山。我亦身重到,材疏语竟悭。燕归秋巷静,鹭去晚洲闲。健笔无轻赋,前贤辙可攀。
宋朝·不辞巘险访龙潭,潭底无穷碧似蓝。乱石鸣滩溪过九,飞泉泻瀑堑分三。虽然道士能相引,不比樵人得尽谙。怊怅飞桥无路到,乘风应许御云骖。
宋朝·低枝亚实。望翠阴护晓,幽梦难觅。凄楚霓裳,琼阙瑶台,经年暗锁清逸。春风似怪重门掩,未许入、玉堂吟笔。想寿阳,却厌新妆,倦抹粉花宫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