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鉴赏诗文,是我国古代早有一种流行广泛且公认有效的方法。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到了宋代最为发达,这就是词。到了元明两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叫曲,也称散曲。
宋朝·秋晚司花逞巧工,解将柘色染幽丛。待看开向丹墀畔,宛与君王服饰同。
宋朝·天汝染花情若狂,鲜妍直欲媚秋光。忍将陶径黄金色,也学秦宫朱脸妆。
宋朝·金彩煌煌般若花,高蟠层级巧堪夸。更添佛顶周遭种,成此良缘胜聚沙。
宋朝·花神著意驻秋光,不许寒葩陡顿芳。敷彩盘桓如有待,幽人把玩不须忙。
宋朝·秋花也与药名同,素彩鲜明晓径中。多少清芬通鼻观,何殊满架拆东风。
宋朝·本是秋香九黄,假为国色百花王。待残拟把酥煎啖,莫采芳英泛酒觞。
宋朝·天厌花黄色改殷,东篱景物似东山。逗遛春蕊为秋蕊,荆棘了无藏叶间。
宋朝·地母提来风露径,笑风泣露并堪怜。品微元乏香肌骨,滥预秋英得浪传。
宋朝·割脂簇蜡密成团,杰出东篱最奈寒。加紫翻宜霜后看,料应惯见属刘安。
宋朝·靖节先生菊满园,其名独有九华存。东篱若许尘踪到,佳品须当尽讨论。
宋朝·菊名何大为谁开,子结秋丛是药材。若用催生功不小,请尝便可见婴孩。
宋朝·莫论园蔬口目卑,花开不减菊幽奇。灿然金色仍堪采,春老恰如秋老时。
宋朝·一入陶篱如楚俗,重阳重午两关情。惜哉删后诗三百,菊奈无名艾有名。
宋朝·熠熠溪边野菊黄,风前花气触人香。可怜此地无车马,扫地为渠持一觞。
宋朝·春架秋篱景一同,想因分种自蚕丛。但将酩酊酬佳切,不管花居酒品中。
宋朝·篱下秋深花正敷,煌煌金彩照吾庐。维扬贡品虽称贵,颜色看来反不如。
宋朝·寒英雅称伴吾徒,色正香清态有余。日涉中园长与会,何忧因数反成疏。
宋朝·莫论枝上粟团黄,且喜篱边珍颗香。若使唐家妃子见,料应误摘醉中尝。
宋朝·黄白天成酒器新,晓承清露味何醇。恰如欲劝陶公饮,西皞应须作主人。
宋朝·霞幢森列引薰风,高出疏篱紫满丛。翠叶织织如细柳,直宜插向净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