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鉴赏诗文,是我国古代早有一种流行广泛且公认有效的方法。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到了宋代最为发达,这就是词。到了元明两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叫曲,也称散曲。
唐朝·山禽连夜叫,兼雨未尝休。尽道思归乐,应多离别愁。 我家方旅食,故国在沧洲。闻此不能寐,青灯茆屋幽。 一夜鸟飞鸣,关关彻五更。似
唐朝·树远天疑尽,江奔地欲随。孤帆落何处,残日更新离。 客是凄凉本,情为系滞枝。寸肠无计免,应只楚猿知。
唐朝·四郊飞雪暗云端,唯此宫中落旋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长生秘殿倚青苍,拟敌金庭不死乡。 无奈逝川东去急,秦陵松柏满残阳。
唐朝·泽国瞻遗庙,云韶仰旧名。一隅连障影,千仞落泉声。 老狖寻危栋,秋蛇束画楹。路长资税驾,岁俭绝丰盛。 默默虽难测,昭昭本至平。岂
唐朝·化去蛮乡北,飞来渭水西。为多亡国恨,不忍故山啼。 怨已惊秦凤,灵应识汉鸡。数声烟漠漠,馀思草萋萋。 楼迥波无际,林昏日又低。如
唐朝·一室四无邻,荒郊接古津。幽闲消俗态,摇落露家贫。 绝迹思浮海,修书懒寄秦。东西不复问,翻笑泣岐人。
唐朝·天下有水亦有山,富春山水非人寰。 长川不是春来绿,千峰倒影落其间。
唐朝·百尺竿头五两斜,此生何处不为家。北抛衡岳南过雁, 朝发襄阳暮看花。蹭蹬也应无陆地,团圆应觉有天涯。 随风逐浪年年别,却笑如期八月槎。
唐朝·漠漠澹云烟,秋归泽国天。风高还促燕,雨细未妨蝉。 静引荒城望,凉惊旅枕眠。更堪憔悴里,欲泛洞庭船。
唐朝·东阁无人事渺茫,老僧持钵过丹阳。 十年栖止如何报,好与南谯剩炷香。
唐朝·路过章台气象宽,九重城阙在云端。烟含上苑沈沈紫, 雪露南山愯愯寒。绮陌已堪骑宝马,绿芜行即弹金丸。 灞川南北真图画,更待残阳一望看。
唐朝·休公何处在,知我宦情无。已似冯唐老,方知武子愚。 一身仍更病,双阙又须趋。若得重相见,冥心学半铢。
唐朝·三点五点映山雨,一枝两枝临水花。蛱蝶狂飞掠芳草, 鸳鸯稳睡翘暖沙。阙下新居成别业,江南旧隐是谁家。 东迁西去俱无计,却羡暝归林上鸦。
唐朝·扬子江津十四经,纪行文字遍长亭。惊人旅鬓斩新白, 无事海门依旧青。前路莫知霜凛凛,故乡何处雁冥冥。 可怜不识生离者,数点渔帆落暮汀。
唐朝·涔涔病骨怯朝天,谷口归来取性眠。峭壁削成开画障, 急溪飞下咽繁弦。不能尘土争闲事,且放形神学散仙。 已熟前峰采芝径,更于何处养残年。
唐朝·落落孤松何处寻,月华西畔结根深。晓含仙掌三清露, 晚上宫墙百雉阴。野鹤不归应有怨,白云高去太无心。 碧岩秋涧休相望,捧日元须在禁林。
唐朝·花飞絮落水和流,玉署词臣奉诏游。四面看人随画鹢, 中流合乐起眠鸥。皇恩自抱丹心报,清颂谁将白雪酬。 不为禁钟催入宿,前峰月上未回舟。
唐朝·江天暑气自凉清,物候须知一雨成。松竹健来唯欠语, 蕙兰衰去始多情。他年拟献书空在,此日知机意尽平。 更欲轻桡放烟浪,苇花深处睡秋声。
唐朝·春候侵残腊,江芜绿已齐。风高莺啭涩,雨密雁飞低。 向日心须在,归朝路欲迷。近闻惊御火,犹及灞陵西。
唐朝·一分难减亦难加,得似溪头浣越纱。两桨惯邀催去艇, 七香曾占取来车。黄昏忽堕当楼月,清晓休开满镜花。 谁见玉郎肠断处,露床风簟半欹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