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鉴赏诗文,是我国古代早有一种流行广泛且公认有效的方法。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到了宋代最为发达,这就是词。到了元明两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叫曲,也称散曲。
唐朝·若非神助笔,砚水恐藏龙。研尽一寸墨,扫成千仞峰。 壁根堆乱石,床罅插枯松。岳麓穿因鼠,湘江绽为蛩。 挂衣岚气湿,梦枕浪头舂。只
唐朝·竹房开处峭,迥挂半山灯。石磬敲来穴,不知何代僧。 讲归双袖雪,禅起一盂冰。唯说黄桑屐,当时着秣陵。
唐朝·一第人皆得,先生岂不销。位卑终蜀士,诗绝占唐朝。 旅葬新坟小,魂归故国遥。我来因奠洒,立石用为标。
唐朝·南山入谷游,去彻山南州。下马云未尽,听猿星正稠。 印茶泉绕石,封国角吹楼。远宦有何兴,贫兄无计留。
唐朝·未老鬓毛焦,心归向石桥。指霞辞二纪,吟雪遇三朝。 连席频登相,分廊尚祝尧。回眸旧行侣,免使负嵩樵。
唐朝·南北飞山雪,万片寄相思。东西曲流水,千声泻别离。 巴猿学导引,陇鸟解吟诗。翻羡家林赏,世人那得知。
唐朝·极顶云兼冻,孤城露洗初。共辞嵩少雪,久绝贝多书。 远照雁行细,寒条狖挂虚。分泉煎月色,忆就茗林居。
唐朝·曾伴元戎猎,寒来梦北军。闲身不计日,病鹤放归云。 石上铺棋势,船中赌酒分。长言买天姥,高卧谢人群。
唐朝·开辟已来雪,为山长欠春。高遮辞碛雁,寒噤入川人。 栈阁交冰柱,耕樵隔日轮。此中栖息者,不识两京尘。
唐朝·青门冢前别,道路武关西。有寺云连石,无僧叶满溪。 河长随鸟尽,山远与人齐。觐省波涛县,寒窗响曙鸡。
唐朝·苔砌塔阴浓,朝回尚叫蛩。粟征山县欠,官转水曹重。 灯照楼中雨,书求海上峰。诗家无骤显,一一古人踪。
唐朝·从知东甸尉,铨注似恩除。带土移嵩术,和泉送尹鱼。 印床寒鹭宿,壁记醉僧书。堂下诸昆在,无妨候起居。
唐朝·何须凿井饮,门占古溪居。寂寞苔床卧,寒虚玉柄书。 有期登白阁,又得赏红蕖。清浅蒲根水,时看鹭啄鱼。
唐朝·半锡探寒流,别师猿鹤洲。二三更后雨,四十字边秋。 立塞吟霞石,敲鼙看雪楼。扶亲何处隐,惊梦入嵩丘。
唐朝·晓起磬房前,真经诵百篇。漱流星入齿,照镜石差肩。 静闭街西观,存思海上仙。闲听说五岳,穷遍一根莲。
唐朝·御沟临岸行,远岫见云生。松下度三伏,磬中销五更。 雨淋经阁白,日闪剃刀明。海畔终须去,烧灯老国清。
唐朝·野色迷亭晓,龙墀待押班。带涎移海木,兼雪写湖山。 月白吟床冷,河清直印闲。唐封三万里,人偃翠微间。
唐朝·极南极北游,东泛复西流。行匝中华地,魂销四海秋。 题诗在琼府,附舶出青州。不遇一公子,弹琴吊古丘。
唐朝·我重君能赋,君褒我解诗。三堂一拜遇,四海两心知。 影挂僧挑烛,名传鹤拂碑。涪江吊孤冢,片月下峨嵋。
唐朝·抱疾寒溪卧,因循草木青。相留开夏蜜,辞去见秋萤。 朔雪痕侵雍,边烽焰照泾。烟沈陇山色,西望涕交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