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鸿,明洪武十六年(1383)前后在世。字子羽,福建福清县城宏(横)街人。
洪武初年,以《龙池春晓》和《孤雁》两诗得到明太祖赏识,荐授将乐训导,洪武七年(1374年)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年未四十自免归。善作诗,诗法盛唐,为“闽中十才子”之首。诗法盛唐,书临晋帖,殆逼真矣,惜惟得其貌。《福清县志·人物志》记载:“……先朝遗老如吴海、陈亮辈皆极推许。而一时才士如郑孟宣、高廷礼、周又铉、黄铉之、林伯璟、林汉孟之流,皆从之游。其后王皆山、王中美、王孟扬、陈仲完、郑公启、张友谦、赵景哲诸名人,以诗名于时,又私淑于鸿者也……”。《四库全书提要》中说:“况高棅尚不免庸音,鸿则时绕清韵。”欧应昌《瑞岩山志》曾收录林鸿《游瑞岩》一诗。
林鸿著作有《林鸿诗》1卷、《鸣盛词》1卷、《鸣盛集》4卷。明代曾刊印《闽中十子诗抄》一书,收录有林鸿诗作。
两军对决,往往先是双方武将间的决斗哪方的武将赢了,哪方就士气大振,接着就乘胜追击,最后取得战争的胜利。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中,这样的场景有没有可能发生呢?
古代打仗士兵不逃,首先是有军法监守。其次,多数情况下如果我方战局有利,那么士兵死亡率并不高。而一旦我军战局不利,死亡率上来了,很多士兵是会逃亡的。
人才,不管从古到今都是有很多。《三国演义》历来为人推崇,其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智慧经久不衰,而政治军事集团的“抢人大战”,也体现了魏蜀吴在吸引人才、识别人才、运用人才的韬略
自古以来造假和打假都是永久的热点话题,不是近现代才出现的,古人早就想到了各式各样的打假和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方法。各朝代都有自己的打假制度和法律。
我们关于上古的“记忆”,多半都是后人想象出来的(按照古史辨派大师顾颉刚先生的研究,上古历史是“层累的造成的”,具体形式一如“积薪”)。
魏源认识到了中国和西方的技术差距之后,在《海国图志》中写出了西方科学技术的魅力,更是指出了很多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同时提出核心的应对方法,“师夷长技以制夷”。
俗话说“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2021年春分具体时间是:3月20日17点37分19秒。从3月20日开始,到4月4日清明节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