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曾国藩出生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其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曾国藩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
两军对决,往往先是双方武将间的决斗哪方的武将赢了,哪方就士气大振,接着就乘胜追击,最后取得战争的胜利。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中,这样的场景有没有可能发生呢?
古代打仗士兵不逃,首先是有军法监守。其次,多数情况下如果我方战局有利,那么士兵死亡率并不高。而一旦我军战局不利,死亡率上来了,很多士兵是会逃亡的。
人才,不管从古到今都是有很多。《三国演义》历来为人推崇,其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智慧经久不衰,而政治军事集团的“抢人大战”,也体现了魏蜀吴在吸引人才、识别人才、运用人才的韬略
自古以来造假和打假都是永久的热点话题,不是近现代才出现的,古人早就想到了各式各样的打假和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方法。各朝代都有自己的打假制度和法律。
我们关于上古的“记忆”,多半都是后人想象出来的(按照古史辨派大师顾颉刚先生的研究,上古历史是“层累的造成的”,具体形式一如“积薪”)。
魏源认识到了中国和西方的技术差距之后,在《海国图志》中写出了西方科学技术的魅力,更是指出了很多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同时提出核心的应对方法,“师夷长技以制夷”。
俗话说“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2021年春分具体时间是:3月20日17点37分19秒。从3月20日开始,到4月4日清明节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