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水浒传》的朋友们都知道,宋江上梁山后架空了晁盖。因为《水浒传》的读者大多讨厌宋江,所以很多人以为宋江架空晁盖纯粹是靠阴谋。但作为梁山泊的第一把交椅,晁盖确实比不上宋江。
作为一个集团的最高领导人,最重要的能力有三:
第一是战略规划能力,为整个集团的发展制定能满足大多数成员利益的目标;
第二是建立管理体系,人尽其才;
第三是发展能力,将集团做大做强。
根据小说的描写可以看出,晁盖对梁山的前途规划就是没规划,快活一天算一天。从通过“火并王伦”当上梁山之主到曾头市中箭身亡,没有一次重大行动是老大晁盖主动提出的,比如三打祝家庄。
很多人都知道宋江架空晁盖的关键原因之一就是宋江控制了梁山的征伐大权。但宋江控制征伐权的主要原因是晁盖自己放弃了梁山的战略规划权,既然战略目标都是宋江制定,征伐权自然归宋江所有。
与小说的其他山头(如二龙山、少华山)相比,梁山最大的不同就是有一套管理体系,头领除了排名外还有具体的职位。因此有些武艺不高的头领在梁山上照样能发挥才能,比如萧让、金大坚等等。
梁山第一次建立管理体系是在《水浒传》第四十四回“锦豹子小径逢戴宗,病关索长街遇石秀”,是吴用在宋江上山后提出的。而在宋江上山前,吴用从来没有跟晁盖提出过在梁山建立管理体系的事。
在将梁山做大做强的问题上,宋江更是吊打晁盖。在梁山的近百位头领中,晁盖带上山的头领只有七位,不到宋江派系头领的一个零头。而且晁盖主动将上山的头领推到宋江派系,比如杨雄和石秀。
综合来讲,在梁山老大应该具有的素质上,晁盖几乎是全方位地败给了宋江,被架空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晁盖确实有不少优点,人物也比宋江讨喜,但他确实不适合当梁山的老大。
本来兵马俑的主人是秦始皇这事一直是考古界和历史界的共识,是没有争议的,直到一个叫陈景元的建筑学家指出兵马俑的主人有可能是秦始皇的高祖母宣太后,这事才引发了争议
“生辰纲”十万贯根据《水浒传》书中的描述,够梁山好汉大吃大喝三年,可想而知,这是一笔什么样的生日礼物,无论是放在古代还是现在,都足以令人心动
张飞的武艺,勇猛,勇气,综合素质都很出色,其实和未出道之前会天下豪杰的经历分不开的,应该正是这时候几年的切磋交流,磨砺了武艺,也开拓了眼界。
王莽的改革全部是按照儒家经典理论进行的,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偏执的改革,忽视了自然规律,以至于改革最终都违背了自然规律,造成了天下大乱。
凡事六部管辖的事情都不用经过中书省,意味着丞相的权利成了摆设,胡惟庸彻底失去信任,他从洪武六年(1373)继位,到现在只有短短五年,胡惟庸从官场得意马上变成人生失意。
雍正皇帝之死,向来是清史中的一个迷。58岁就去世了,与父亲康熙和儿子乾隆的长寿形成鲜明对比。临终之前,雍正召见心腹大臣张廷玉,看到雍正“七窍流血”,令他惊骇欲绝。
公元前111年,南越灭国,汉武帝在北部和中部设立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在此后的一千多年时间里,南越中北部一直都是中国历朝历代的直属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