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起源】
王姓是中国各大姓中来源较为复杂的一个姓氏。《通志·氏族略》记载,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代子孙因故散居京兆、河间一带,以本为王族之故,自称为王姓。又如商代的王子比干、周朝的王子晋、战国时魏国信陵君王子无忌,他们都有子孙称为王氏。后世沿袭未改,渐成大姓。还有战国末年西周桓公揭之后人,为纪念被秦灭后的原居住地王城,分别改姓王。还有出于自改姓为王氏的。
此外,汉代燕王丹的玄孙嘉,王莽时因献符命,被赐姓王;隋代有个王世充,本为西域胡支姓,入中原后也改为王姓;明朝都御史王一鹗原本姓杨,大理评事王大崇原本姓孙,他们都改王姓。
这些都说明了王姓的来源的确很复杂,后来还有一些外族,如契丹族、女真族、匈奴族等也有很多人改为王姓。这么一来,姓王的人想要从姓氏上去追溯自己的血统,真是难上加难了。
【全国的分布】
王姓最初主要以今山西和山东、河南省境为其繁衍的地区。此后,王姓发展迅速,在西晋末年后逐渐迁往江南。唐朝时王姓主要迁往福建,也有迁往四川、安徽、江西的;北宋时期,中原人多次大规模南流,其中不少王氏族人到迁往江苏、浙江一带;宋末元初,居住在福建的王姓迁往福建、广东等地;明末开始,王姓陆续有人迁往台湾。如今,王姓主要分布在湖南、四川、广西、江西等省。
【姓氏名人】
王莽:字巨君,汉元帝皇后侄,新朝的建立者。公元8年至23年在位。魏郡元城(河北大名县东)人。公元8年称帝,国号新,公元23年在绿林军攻入长安时被杀。
王羲之: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东晋著名的书法家,山东琅琊临沂人,独创圆转流利的书法风格,被后人奉为“书圣”。代表作品有:行楷《兰亭序》、楷书《乐毅论》、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等。
王昭君:姓王名嫱,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与西施、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她为人正直贤惠,因不愿贿赂画工毛延寿,入宫数年不见帝,竟宁元年请嫁出塞,与匈奴和亲。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为“初唐四杰”之一。其成就最高以一篇《滕王阁序》露绝世才华。
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变风俗,立法度”实行变法。其散文以雄健峭拔著称。
王实甫:名德信,元代著名戏剧家,其最杰出的作品《西厢记》,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姓氏文化】
三国人物单字的由来
《三国演义》是很多人熟知的四大名著之一,有人看过后可能会问,为什么三国时绝大多数人都是单字名?纵观历史来看,整个的东汉和三国几乎全是一个字,双字名很少。问题出在哪儿?这还要从王莽身上说起。西汉末年,王莽篡夺了政权。为了巩固统治,他利用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大搞迷信,大搞复古。王莽一上台首先把中央各级官名改了,然后是大改地名。后来王莽在姓名上也下了工夫。他对自家的“王”看得特别重,对许多刘姓皇族和有功部下赐姓“王”,以示恩宠。
《汉书·王莽传》记载:王莽的长孙叫宗,他与其舅舅合谋,准备抢夺权位。可事情暴露了,王宗一看不好,就自杀了。虽然人死了,但“政治权力”也要剥夺,王莽命令:“宗本名会宗,以制作去一名,今复名会宗。”“制作”就是法令,王宗本来名是两个字,叫“王会宗”,是依法令后改成的“王宗”,现在犯了法,得再改回去,还叫原来的“王会宗”。
从王莽这道命令可以看出三个问题:一、王莽之前的人名用字数是不受限制的,他自己孙子的名都是两个字。二、王莽上台后,曾经下过“去二名”的“制作”,也就是以法律形式规定不准用双字名。三、人犯罪后,恢复二字名,以示处罚。
由于王莽的法令,从那时起,人们渐渐养成了使用单字名的习惯,后来也成了一种风气。这种风气一直影响到三国时代。三国时的人名,告诉我们,人名有极强的阶段性,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命名特点。
【名人事迹】
王羲之装醉
王羲之在小时候就已经是一位书法高手了,当时朝廷中有一位名叫王敦的大将军,常带王羲之到军营中表演书法。有时天色晚了就让王羲之在自己的屋中睡。有一天晚上,心腹谋士钱凤来到王敦的住处商量谋反之事,当时王羲之就睡在隔壁。两人也忘了王羲之还睡在隔壁。王羲之醒来,听到了两的谈话非常吃惊,心想如果他们发现自己醒了,一定会杀人灭口的!
怎么办?王羲之思来想去。恰好昨天他喝了点酒,于是,他就假装酩酊大醉,吐了满床都是饭菜,接着,他还假装发出轻轻的鼾声,好像睡熟了似的。
王敦和钱凤密谈了多时,忽然想起王羲之还在隔壁,不由得大吃一惊。钱凤一狠心说道:“一定要杀了他,否则我们会遭殃的。”
两人手握尖刀,来到隔壁,正要下手,忽听王羲之在那里说梦话,再一看,崭新的被褥吐满了饭菜,散发出难闻的气味。王敦和钱凤被眼前的一切迷惑了,在床前站了片刻,当他们确认王羲之仍处于酒后熟睡中后,便放弃了原来打算。王羲之也能过伪装术,躲过了一场杀身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