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抬头(农历二月二),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岁仲春卯月(斗指正东)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
传说在唐朝时期,武则天废唐立周称帝,惹得玉帝大怒,命令龙王三年不下雨。可是龙王不忍生灵涂炭,偷偷降了一场大雨,却被玉帝得知,压于大山之下。人间的百姓们知道了,纷纷向上天祈祷,最后感动玉皇大帝,于二月初二将龙王释放,从此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以致后人流传至今。
臧月(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据资料记载,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与古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节气有关,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
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亦称春龙节。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
1、第一种来历是民间传闻,老农说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故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因此,这天也叫“春龙节”。
2、“二月二,龙抬头”还有古代天文学方面的解释,专家说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
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龙的角。每到二月春风以后,黄昏时“龙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故称“龙抬头”。
1、山东地区用灶烟在地面画一条龙。一是请龙回来兴云布雨,祈求丰收;二是龙为百虫之神,龙来了,虫都躲起来,对人体健康、农作物生长都有益。
2、晋西北地区引钱龙,选择一棵大树或一块大石,用灰线围洒一圈,再用红线拴一枚铜钱置圈内,牵线回家,用容器盖住即成。
3、还有的地区在这天清早,人们从井里挑水回家,倒入水缸。谁最先挑回家就最先引到钱龙,这年财运就会非常好,所以经常出现凌晨争先恐后挑水的情形。
玛雅人是生活在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北部的古代印第安人的一族,也是美洲唯一留下文字记录的民族。玛雅人从起源到消失始终都笼罩着迷雾,有许多未解之谜。
在古代那个科学还没有普及的年代,古人正是靠着那些对于指纹的简单认识,催生出了按手印这一行为,并因为其准确性和方便,延续了数百上千年,直到今天我们还在享受着古人留下的智慧成
在我国民间流传着“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所以很多人在腊月理完发后,一个月都不再去光顾理发店,直到“二月二”才解禁。民间普遍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
复姓:由超过一个汉字组成的姓氏。2021年2月,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二〇二〇年全国姓名报告》。目前,“欧阳”是第一大复姓,有111 2万人。
在中国古代,一年当中也有不少以女性为主的节日。这类节日,大多没有“妇女节”之名,却有“妇女节”之实。有些是全体女性都可参与,有些专属已婚妇女,还有一种是女生的“专利”。
《百家姓》,是一篇关于中文姓氏的文章。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68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124个。《百家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