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是中国人口比较少的民族之一,喜欢饮酒,酒在土族的饮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并形成特有的酒文化。 “纳顿”是土族人民喜庆丰收的节日,历时近2个月。
羌族源于古羌,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古羌对中国历史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羌族自称“尔玛”或“尔咩”,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
乌孜别克族(境外称乌兹别克族),最早来源于14世纪时蒙古帝国的组成部分。乌孜别克族人不论男女,都爱戴小花帽——朵帕(doppa)。
水书是夏商文化的孑遗,属水族的精神支柱。鱼是水族的图腾,饭稻羹鱼是水族的重要社会习俗。 水族以大米为主食,喜食酸辣调味,有“无菜不酸,无辣不食”的习俗。
佤族,中国、缅甸的少数民族之一,以尊重长辈、孝敬老人为荣,尊重老人的言谈、行为。过去不同地区的佤族有着不同的自称,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大多数人民的意愿,确定称为佤族。
仡佬族原来分为许多不同的支系,每个支系的名称各不相同。学界一致认为仡佬族的族源和古代“僚”(读音为老)人有关。古代僚人很早就在中国西南地区生存。
东乡族是中国甘肃省的一个少数民族,是中国十个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之一。东乡族每个月都有节日,每过了年逐月轮换,一年12个月,每个月36年后循环往复一次。
畲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广大山区。他们自称“山哈”,“哈”畲语意为“客”,“山哈”,学术界普遍认为畲族是凤凰山的土著居民。
傣族,又称泰族。傣族视孔雀、大象为吉祥物,民间故事丰富多彩,傣族人民喜欢依水而居,爱洁净、常沐浴、妇女爱洗发,故有“水的民族”的美称,过去傣族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和原始
哈萨克族主体在中亚、西亚,主要分布于哈萨克斯坦、中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蒙古等国。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境内的哈萨克族总人口数为1462588人。
朝鲜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民族节日有岁首节、上元节、寒食节、秋夕节等,传统朝鲜族舞蹈有长鼓舞、龙鼓舞、农乐舞等。伽椰琴、奚琴、筒箫、长鼓、手鼓是朝鲜族的传统民族乐器。
白族是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白族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其建筑、雕刻、绘画艺术名扬古今中外。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与周边的各民族相互往来,创建了灿烂的经济文化。
瑶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是古代东方“九黎”中的一支,是中国华南地区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中国最长寿的民族之一,传说瑶族为盘瓠和帝喾之女三公主的后裔。
布依族,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由古代僚人演变而来,以农业为主,布依族祖先很早就开始种植水稻,享有“水稻民族”之称。
侗族自称为gaeml。 在侗语里,gaeml意思是指“用木条、树枝等作为障碍物进行设防、遮拦、隔离”,用作族称其本意是“生活在被大山阻隔,被森林遮盖的人们”。
“土家”作为族称,是在较晚时期出现的。民国时期的《咸丰县志》将土司后裔的“支庶之家”称为“土家”,而将当地汉族移民称为“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