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鉴赏诗文,是我国古代早有一种流行广泛且公认有效的方法。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到了宋代最为发达,这就是词。到了元明两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叫曲,也称散曲。
宋朝·莎草为衣叶叶新,已知难上贵官身。野人相赠无他意,从使心亲迹更亲。
宋朝·元戎招士重亲临,喜遂诗书万里心。乍免客愁供帐具,暂停游事戟门深。秋空矫首瞻魁彩,夜烛凭花听雁音。从此文名沧海阔,好风三日到鸡林。
宋朝·一自东宫吟苜蓿,吁嗟直道竟难容。精忠夙伫危邦虑,明哲宁高避世踪。疎傅有心辞汉陛,甘盘无梦佐商宗。寥寥千载闻风者,引领犹能式墓松。
宋朝·新春风物旧山川,老大情怀一惘然。桃树不知秦世换,落花流水自年年。
宋朝·自君之出矣,泪对花枝洒。风窗挑夜灯,心在无油泻。
宋朝·满湖飞雪搅长空,急起呼儿上短篷。蓑笠具,画图同,铁笛声长曲未终。
宋朝·晴空万里散余霞,一叶渔舟稳似家。学道未能全寡欲,水边隙地亦栽花。
宋朝·莫论尘土与烟霞,收拾襟怀即我家。絮帽蒙头霜月下,水村深夜看梅花。
宋朝·亦有入城路,门前秋草长。荷锄书在手,负锸醉为乡。霜流溪流涩,厨烟树叶香。为贫从俭约,犹欠半年粮。
宋朝·茅檐日出胜重裘,饱饭看山倦即休。识得个中真气味,自然无梦到封侯。
宋朝·每恨去城远,番番语别难。论交置疏数,尽醉就团栾。事往遽成感,松彫不待寒。尚余亲翰墨,收沔再三看。
宋朝·鹤雏添岁顶微红,想见瀛洲路亦通。昨夜柴门长半掩,三更敲尽叫归笼。
宋朝·松风相对掩重关,何止浮生半日闲。此是仙家真境界,蓬莱犹在有无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