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鉴赏诗文,是我国古代早有一种流行广泛且公认有效的方法。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到了宋代最为发达,这就是词。到了元明两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叫曲,也称散曲。
明朝·遗构象王宫,荒凉小邑东。一灯秋殿闭,孤榻夜窗空。饥啮床头鼠,愁吟砌下蛩。萧萧黄叶坠,庭树颤西风。
明朝·形容不识识乡音,挑尽寒灯到夜深。故旧凭君休更说,老怀容易便沾襟。
明朝·绿阴重叠鸟间关,野枣花香宿雨残。天遣浮云都卷尽,教人一路看青山。
明朝·不烦浇灌不烦栽,长过清明谷雨开。为问洛阳豪贵客,几家还有旧亭台?
明朝·多谢天公着意栽,不教妆点艳亭台。无人剪折无人赏,嬴得年年自在开。
明朝·枝头地上总猩红,几树繁开几树空。颜色一般荣悴别,谁将此意问东风。
明朝·枕寒衾冷对孤灯,室似邮亭榻似僧。清泪几行揩又落,斜风细雨送残更。
明朝·荒草萧萧郭隗台,清砧明月两堪哀。千愁百感多如雨,今夜灯前一并来。
明朝·石头城下柳萧疏,久客怀归念远途。乡梦每生钟断后,客愁偏在酒醒初。扁舟暮雨青衫薄,折苇凉风白鸟孤。拟共丘园寻别业,临岐相送独踟蹰。
明朝·钟山欲晓色苍苍,小辇轻舆出建章。苑鹿不惊仙仗过,潭龙故喷御泉香。重城隐雾留残月,高树含风送早凉。惟有祠官最清贵,时来导驾沐恩光。
明朝·放逐仍居患难中,三年执役梵王宫。病来短发逢秋白,老去衰颜借酒红。心似葵花倾晓日,身同树叶感霜风。杜陵花竹频生梦,但觉阳春处处融。
明朝·愁红怨粉各依依,树下偏多树上稀。总为春光争艳冶,却教夜雨妒芳菲。数枝浸水鱼吹去,几片萦林蝶趁飞。莫怪东风成薄幸,犹能收拾点人衣。
明朝·忽忽春将暮,俄过三月三。草谁怜益母,花自媚宜男。乍到寻巢燕,初眠上箔蚕。新茶与稚笋,乡味忆江南。
明朝·青山行欲尽,深树见僧房。云气千峰暝,秋声一院凉。长藤悬破衲,脱叶覆空廊。龙象黄金地,萧萧蔓草长。
明朝·不嫌恶雨并乖风,且共山花作伴红。纵在五侯池馆里,可能春去不成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