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鉴赏诗文,是我国古代早有一种流行广泛且公认有效的方法。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到了宋代最为发达,这就是词。到了元明两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叫曲,也称散曲。
宋朝·卞氏璧难售,渊明琴本瘖。自衒亦可丑,三献机转深。无弦避俚耳,举世谁知音。所以古达士,万事何容心。勿学卞氏璧,请事渊明琴。
宋朝·昔年游径山,身在九天上。倚栏少徘徊,八极归一望。秋容澹如洗,景物呈万状。松风奏琴筑,烟屿列屏障。清远啸枯藤,野鹤唳幽旷。僧僮课梵呗
宋朝·蛾黛浅。只为晚寒妆懒。润逼镜鸾红雾满。额花留半面。渐次梅花开偏。花外行人已远。欲寄一枝嫌梦短。湿云和恨翦。
宋朝·孤僧如槁木,住处远人烟。山有千年寺,名因一派泉。堂虚遗像暗,壁败野藤穿。坐座空尘积,无人来叩禅。
宋朝·金波西流云路洁,千星万星犹点缬。身世如在冰壶中,高卧风棂赏清绝。谁家拟动郁轮袍,自抱心声细推说。猝然闻之耳亦清,徐听令人心欲裂。八
宋朝·人知丑妇丑,不知丑妇妍。丑妇安乎丑,妇德或可全。荆钗与布裙。,常坐纺织边。妍妇巧於人,玉貌长娟娟。妩媚及依阿,万态随方圆。丑者妍之
宋朝·迩来笔砚亦相疎,野服焚香读异书。筑室不须临孔道,闭门只合造轻车。有梅花处犹堪酒,无行人家不可居。涉世真消诫口过,是非荣辱不关渠。
宋朝·世路荆榛日日深,山居抱膝且长吟。便教定亶无公论,不到风闻松竹林。
宋朝·潜心写幽韵,洗耳听寒涛。吟声自摇动,误疑泛鱼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