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鉴赏诗文,是我国古代早有一种流行广泛且公认有效的方法。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到了宋代最为发达,这就是词。到了元明两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叫曲,也称散曲。
宋朝·一片东篱菊,凄凉风雨边。花虽黄似旧,发更白于前。把酒伤今日,登高忆去年。渊明曾作令,相对亦无钱。
宋朝·坐久冰生砚,无聊捻白髭。友朋上心处,风雪打头时。夜永孤灯共,天寒一雁知。儿童来膝下,拨火觅蹲鸱。
宋朝·秋夜坐来清,禅房静掩扃。希贤思益语,爱国读忠经。香篆行微蚓,灯花落小萤。西风怜寂寞,一曲奏檐铃。
宋朝·此心无所著,閒散似神仙。每日三餐饭,谁家一熟田。健吟输少后,起思忆衰年。安得同携手,徜徉泉石边。
宋朝·华轩居地隐,尘世总相忘。白发坐来久,青山立在旁。两峰如拱手,一鹤自升堂。唯诺疑相应,松琴奏羽商。
宋朝·懒对青铜镜,羞看两鬓丝。自怜垂老日,多有未刊诗。短策山林里,孤灯雨雪时。苦吟心欲呕,读着转伤悲。
宋朝·家具与妻儿,知经几处移。不堪多病日,顿忆少年时。犬吠风行叶,鱼惊月在池。人生俱是寓,无我重流离。
宋朝·第一桥边住,柴扉傍钓矶。天晴扶杖出,寺近与僧归。粱燕穿帘去,沙鸥入屋飞。几回吟苦处,独立对斜晖。
宋朝·独对梅花坐,枝头数点开。画中无此景,雪里有僧来。饥鹤窥流水,行龟落冻苔。茶边清话处,一字共敲推。
宋朝·拒霜一树碧丛丛,两色花开迥不同。疑是酒边西子在,半醒半醉立西风。
宋朝·四邻鸡犬地,花竹自我阴。去郭不多远,入山犹未深。林峦常在望,樵牧久知心。他日如全隐,深居不可寻。
宋朝·士友多交接,惟君有敬心。少年精古篆,诸老喜新吟。箫品神仙曲,琴弹山水音。无人知此乐,只有竹房深。
宋朝·众僧尊夏腊,灵岳遍曾登。渡水手中杖,行山溪畔藤。心空默是印,眉白雪为棱。自得巡方道,栖禅老未能。
宋朝·包笠皆为累,游方仅此身。从教粗褐碎,不用一丝纫。赴供无闲日,得钱回施人。生平甘忍辱,性地本来淳。
宋朝·两度客僧庐,交情密似初。墨云胶冻砚,鬓雪落寒梳。鸣鹤声高下,盘鹰羽疾徐。此时亲老念,重读寄来书。
宋朝·秋满南山菊满篱,卷帘相对坐多时。琴中自得无弦趣,蝶与西风总不知。
宋朝·病起何由慰所思,几回重读寄来时。定应闭户敲推处,雪满渔矶未必知。
宋朝·以诗相寄表殷勤,君信如何竟不闻。每向友朋门首过,有琴声处必思君。
宋朝·翠剥青铜面,年深入手轻。似教藏美恶,不欲大分明。细雨波心碎,浮云月底行。便令无点翳,谁解照前生。
宋朝·静掩书斋对短檠,夜深风露逼人清。遥思万壑千山里,猿正啼时月正明。